您好,欢迎访问B2指南官网!

专业大车驾校

大车增驾有保障

无隐形收费

一费到底,收费透明

拿证快速

45天拿大车驾照

全国增驾热线

133-0564-2717

东阁镇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东阁镇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地址:东阁镇大车驾校

咨询热线:

133-0564-2717

189-6376-1530

东阁镇智驾Tier 1拓界机器人,又一风口即将起飞?

发布时间:2024-02-07 08:15:54人气: 6254

智驾Tier 1拓界机器人,又一风口即将起飞?

当一辆新能源汽车仍在为寻找一个固定充电桩而焦虑时,或许,就像手机充电宝开拓的商业路径,大型的车用“移动充电宝”已经逐渐变为可能。目前,已经有不少车企、动力电池公司,乃至Tier 1,都在探索这一路径的可行化。 

更进一步,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机器人产业尤其是拥有具身智能的机器人,正迎来千亿蓝海市场。

智驾Tier 1“跨界”移动充电机器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一路高速发展,然而续航焦虑、充电焦虑依旧是行业痛点之一。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目前纯电动乘用车与公共充电桩的增量比例为3:1。不过,受限于充电技术、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充电难、找桩难、服务区高峰期排队、老旧小区充电桩安装率低、充电车位被占用、固定充电桩利用率不足、故障率高等问题层出不穷。

日前,纵目科技、蚕丛机器人创始人、CEO唐锐也直言,“新能源车的充电业务其实很糟糕,投资很大,但是资产效率非常低。每根充电桩的行业平均利用率不到6%。” 

如何解决充电焦虑,除了车企、电池相关企业之外,就连自动驾驶公司也开始下场思考。

近日,纵目科技宣布旗下全新子公司蚕丛机器人正式推出新产品——FlashBot闪电宝。据介绍,该产品不仅是一款能源机器人,也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移动充电宝”。其搭载L4级智能驾驶能力和104KWh的电容量,可在园区、停车场等场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智能充电服务。

蚕丛机器人闪电宝FlashBot;图片来源:纵目科技蚕丛机器人闪电宝FlashBot;图片来源:纵目科技

而作为一家致力于推动L4自动驾驶大规模量产的公司,为何要将业务拓展至移动充电机器人领域?

从行业的发展来看,当前,尽管关于L3级自动驾驶的相关推动政策已经出台,但仍处于准入和试行阶段,涉及地下停车场地图测绘不全、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不成熟和责任划分等问题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 

乘用车高阶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展的不顺利,导致任何一家自动驾驶公司都在寻找造血的“第二业务”。

汽车充电宝和移动储能终端的商业模式正是这样一个可行的“跨界”赛道。 

一直以来,纵目科技聚焦在低速场景下自主代客泊车AVP(Autonomous Valet Parking)技术的先行,然而唐锐表示,在大规模的自主代客泊车真正意义上实现之前,闪电宝FlashBot将是能够将自主代客泊车在封闭园区率先实现商业化应用的产品。

据其分析,随着新能源汽车和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的迅猛增长,过去集中式的能源网络将快速转向分布式的能源网络。但是通过固定基础设施的投资来匹配随机发生的分布式能源需求和供给,注定是一个低效率的资源匹配过程和低效的资产投入。

“如果把自动驾驶的可移动性和储能电池相结合,就可以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匹配分布式能源的需求和供给,从而提供更便捷的能源交换,实现资产的高效利用。”唐锐谈到。

业内人士表示,节假日期间的高速公路、不允许安装充电桩或者规模较大的地下停车场、集中装配期间的港口、居家或旅游景区场所等特殊场景,这些都是移动充电机器人能发挥的巨大潜在空间。 

据了解,闪电宝利用削峰填谷电价套利的储能业务做基础,用汽车充电业务做增值的盈利模式,投资回报率慢慢变得清晰。 

按照去年11月底开启的试营业数据,目前每辆闪电宝日均能实现200元的净收益。两台闪电宝在12月每日于园区微电网中购入272度电,其中185度向园区微电网返售,其中电价峰值出售约80度,剩余90度为向园区车辆提供充电服务。以此为基础所得的回报周期约为3-5年。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摄图片来源:盖世汽车摄

移动充电机器人驶入发展“快车道”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移动充电宝”或者是移动充电机器人的概念并非新生事物,早在三、四年前就已被业内关注,近两年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包括特斯拉、大众汽车、一汽红旗等车企,远景动力、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能链智电、中能电气等充电与能源互联网相关公司,黑马原力、始途科技等科技企业都已经推出了移动充电机器人,其中部分企业产品实现了自动插拔充电枪。

尤其是进入到2023年,相关产品的发布变得愈发密集。 

比如在3月,能链智电推出的自主研发的充电机器人,在CES 2024上也得以展示。按其计划,该产品将在湖北、海南的高速服务区率先投放,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上海车展期间,不仅有路特斯展示了其独立研发的量产“闪充机器人”,黑马原力也推出了旗下MPS产品——G60小黑,大幅提升充电设施的利用率、轮转率。

图片来源:黑马原力 图片来源:黑马原力 

同年,特斯拉在拉斯维加斯展示一款移动超级充电桩,更高充电功率可达750千瓦。此外,由国轩高科研发的移动充电桩在合肥正式“上岗”,目前该移动充电机器人已投入使用400台,后续将加大力度投放不低于1000台。

在纵目科技、黑马原力等企业看来,通过移动充电机器人的布局与技术迭代,未来最终目的是要构建一个高弹性的移动能源网络,从而实现在广大时空范围内能量交易的可能性。

不过,仍需指出的是,由于自动充电实际上属于相对较新的补能方式,移动充电机器人在行业应用的商业模式也处于探索阶段,因而仍存在多方面的挑战。

能链智电此前就指出,像是在复杂环境下充电口的识别与定位等技术层面问题,还有移动充电机器人的运营、资产管理、商业服务等其实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路径,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开发。

总体上,汇集自动驾驶、储能、充电、机器人等多个概念而打造的移动式智能充电设备全新赛道,有望成为一个新风口。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势必还将引来更多资本与“跨界”玩家加入。

结合自动驾驶市场研究机构Navigant Research研究报告,目前移动充电解决方案的商业化占整个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市场的0.5%,到2030年将达2%,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160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600亿美元。

产业链加码,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在即?

谈及机器人的发展,不得不提到的就是2023年AI大模型的一股热风直接掀起了机器人领域的新一轮高潮。当前移动充电机器人的快速推进也离不开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变革。

纵观整个机器人产业,从专用到通用,该产业已经迎来应用场景的升级。值得注意的是,被认为是位于机器人产业金字塔塔尖的细分领域,则是人形机器人。后者利用具身智能和大模型,能够胜任多种应用场景,被业内看成是AGI(人工通用智能)的更佳载体。

图片来源:特斯拉图片来源:特斯拉

按照特斯拉CEO马斯克的说法,人形机器人是一个比电动汽车更具发展潜力的市场。假设人形机器人与人口比例为2:1,人形机器人需求量有望达到100亿~200亿台,人类对其需求甚至会远远超过汽车。

事实上,当前机器人产业迈向“具身智能”的趋势已经毋庸置疑。

在政策层面,仅这三年以来,便出台了至少8部政策,以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特别是2023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人形机器人集成各个领域的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新能源汽车后又一个划时代产品。 

从产业链进度来看,随着相关产品密集推出,并慢慢进入制造业产线,业内普遍认为,2024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从样机阶段走向批量化生产和应用落地的关键期。 

盖世汽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报告(2024版)》也指出,人形机器人应用受到AI大模型不断升级的推动,预计未来两年内将实现量产,初步商业化场景将主要集中在工业、展览等领域,这一发展趋势将为人形机器人带来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今年1月初,特斯拉的两家汽车配套供应商——拓普集团和三花智控接连公布总规模逾百亿元的机器人生产基地投资计划,被业界认为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临近的标志性事件。

而就在近期,宝马加入人形机器人大军的消息也再度给该赛道燃上一把火,其将在位于南卡罗来纳州斯巴坦堡的工厂进行试点应用。

除了宝马,像是特斯拉、本田汽车、现代集团、小鹏汽车、比亚迪等车企都已经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其中,作为带火人形机器人赛道的代表企业,特斯拉2023年底二代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的发布,将售价降至数万美元,进一步增加了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的可能。 

国内的小鹏也是较早开启“车+机器人”布局版图的车企。其从2016年起进行四足机器人研发,于去年10月展示双足人形机器人PX5。

此外,不少科技企业也早已落子布局,像是英国的Engineered Arts、美国的Agility Robotics、Apptronik和Figure等公司都已经发布相关产品,挪威公司1X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商业化。 

国内科技公司如优必选、达闼科技、宇树科技、追觅科技、华为、小米、科大讯飞、字节跳动、智元机器人等多数都已推出相关产品。像是优必选,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股”,其首批人形机器人“Walker X”已落地沙特新未来城;又如小米于2022年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同年展示了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铁大),配备自研视觉空间系统和音频算法。

而在CES 2024峰会上,包括宇树科技、开普勒、波士顿动力、优必选等企业,也都“大秀肌肉”,其中开普勒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先行者K1、宇树科技的H1,全面对标特斯拉Optimus。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优必选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兼执行董事熊友军认为,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人形机器人已经走到了产业化落地阶段,其商业应用趋势及落地场景也已经更确定。“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更佳载体,它将人机协作的交互模式从被动交互变为主动交互、自然语言交互,因此会是下一代的人机交互中心,甚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终端’,从长期来看具有巨大价值。”

不过,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首席科学家、香港大学新兴技术研究所所长席宁教授也表示,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实现并非是简单的从0到1的问题,而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人形机器人系统包含众多复杂的组成部分,其中关键的零部件和技术需要先行实现并达到量产水平,随后才能进行整体系统的批量生产。”

盖世汽车研究院也分析,参考智能驾驶系统等级分类,人形机器人需要达到L3以上水平,才能实现自主控制。在此过程中,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之路将面临智能自主运动与成本降低的双重挑战。

当然,站在长远的角度,特斯拉此前给到的远期不超过2万美金的产品销售价格,有望引领产业商业化节奏。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2030年人形机器人平均售价从45.9万元降低至16.2万元,降幅达到65%;销量达到216万台,总市场规模3506亿元。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写在最后

无论是AI大模型技术迭代,还是整个产业链的量产条件配合,抑或是对于成本与政策法规的考量,机器人真正“成人”的过程注定漫长而充满挑战,但这不妨碍资本与企业的争相入局,迎接未来的千亿蓝海市场。

伴随着通用AI“奇点”的降临和机器人硬件成本不断降低,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产业化,或将加快来临。

(本文来自于盖世汽车Gasgoo)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