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龙的的王晓秋,1964年8月出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60岁的他也将退休,估计和董事长陈虹前后脚。
2023年上汽集团年销量502万辆;2013年,这个数字是510.58万辆。如果从年销量这个维度来看,说上汽“失去的10年”毫不为过。
辘爷注意到,在上汽“失去的10年”中,有将近一半时间与王晓秋担任集团总裁的时间重合。这是巧合?还是必然?
时间回转到2014年7月3日,刚担任集团董事长才两个月的陈虹,将王晓秋从上汽通用总经理任上调至上汽乘用车公司担任总经理。
单位一把手的核心技能就是用人,从这点来看,陈虹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当时担任“救火队员”角色的王晓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一举奠定了自己在上汽集团的地位。
2019年7月23日,经陈虹董事长提名,同意聘任(原)副总裁王晓秋担任公司总裁,任期与本届董事会任期一致。
一直以为会是陈虹接班人的王晓秋,照目前的架势,想要接班几乎没有悬念——彻底凉凉。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王晓秋的工作经历。
2009年11月,担任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
2013年8月,任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
2014年7月起,历任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
2019年7月,任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
是非成败转头空,对个人是这样,但对企业来说绝不是,因为竞争已经渗透到每个人每每一个工作岗位。
王晓秋在上汽集团这些年的功过是非,辘爷暂不评论,毕竟大过年的。
业内人士都知道,王晓秋喜欢“理工男”的人设。他公开说过,在所有的头衔中,最在乎的是“技术主任”这一个。
强调技术出身没有错,但现实往往不会按你的一厢情愿来发展。同为汽车专业毕业的辘爷,很少对外说自己是学汽车的。因为那时候咱们学的所谓汽车专业,能把国外的技术抄明白了就不错了,自主研发更是奢望。
但王晓秋搞技术、搞自主品牌还是成绩斐然的,荣威和名爵成为当时的网红品牌,多款车型成为那时的“当红炸子鸡”。
只可惜,王晓秋离开后的荣威和名爵,尤其是荣威,品质一代不如一代,眼下成了上海网约车司机拿来开涮的对象。
虽然凭借着全年502万辆的销售业绩,上汽集团连续十八年蝉联国内汽车公司销量,但与自己相比,已经是连续五年下滑。
尤其是与其他汽车集团相比,上汽的优势也在不断缩小,这恰恰是王晓秋最担心的。自己差不可怕,只要对手更差。
上汽集团走下坡路的原因,合资品牌“三驾马车”的不给力首当其冲。多年来,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是集团的销量担当,但这几年,哥仨的战斗力指数逐年下滑,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不经打。
对了,忘说上汽奥迪了。其实不说也罢,因为到目前为止它就是个笑话。
在新能源领域,上汽的转身让人感觉到“大象转身”有多难。曾几何时,比亚迪和上汽新能源车在上海滩“杀”得难解难分。占据天时地人和外加政策优势的上汽新能源,一度将比亚迪逼上了绝路。
可谁能想到,没有地方政策保护的比亚迪如今已是无人敌,再回过头来看上汽新能源,依然是扶不起的阿斗——跟北汽有一拼,堪称一对不争气的难兄难弟。
合资不给力,自主品牌后继乏力,新能源没啥竞争力,这就是上汽集团目前面临的尴尬现状——回天乏术,有气无力。
如果把问题都归结到王晓秋身上,这显然不太现实,而且也太冤了。毕竟,雪崩之后,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再说几句
“活下去”是王晓秋常挂在嘴头的一句话。辘爷看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死,也短时间轮不到上汽。但要想活得更好,上汽集团面临的挑战将会越来越大。
“汽车行业更大的挑战是我们车企自己,而不是所谓的互联网造车企业。”王晓秋说。这话没毛病,尤其是对上汽。但对王晓秋来说,更大的挑战是时间,他会像陈虹那样延迟退休吗?
编者的话
12生肖中,国人对龙的感情最深,毕竟都是龙的传人。在汽车领域,属龙的高管不少,口碑也是毁誉参半。
“车轱辘话”找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从大年初一开始,陆续说说他们的故事。